首页 > 最新动态 > 头条关注‖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活动新闻发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最新动态
头条关注‖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活动新闻发布(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2025-09-193

着力推动全民质量社会共治

大力营造质量诚信社会氛围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千家企业共同

开展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

质量诚信倡议活动


编者按

2025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6个部门共同部署开展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全国“质量月”活动是自1978年以来持续开展的一项重要群众性质量活动。2025年“质量月”活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面向各行各业大力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引导企业提质量、树品牌,促进提振消费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各部门、全国性行业组织等围绕“质量月”活动主题,开展百城质量提升活动、跨区域质量强链联动项目、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公益推广活动、“好房子”建设行动、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主题活动、“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活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等200多项质量主题活动;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广泛开展特色群众性质量活动,大力弘扬先进质量文化,提升全民质量素养。在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中,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组织千余家质量诚信优秀企业以“坚持质量第一 抓好质量提升 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共同发出《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书》,树立先进质量标杆,推广优秀质量成果,激励引导全社会不断提升质量,着力推动全民质量行动,全力营造质量诚信社会氛围,合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助力推进质量强国。

图片

秋风送爽、桂蕊飘香,赓续前行、长歌奋进。市场监管总局等26个部门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正在全国有序开展。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以下简称质检协会)作为质量检验行业组织和质量专业社团机构,积极响应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部署,组织一批在推进质量变革、质量创新、质量提升、质量诚信方面具有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并坚持质量第一、崇尚诚实守信、着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重视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业和区域质量诚信标杆企业以“坚持质量第一 抓好质量提升 共筑质量诚信 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共同发出《2025年全国“质量月”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书》,再次得到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红九九食品、全友家私、海尔、格力、美的等千家优秀企业积极响应,着力推动全民质量行动,大力营造质量诚信社会氛围,扎实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图片

千家企业首先倡议共同率先做到:抓好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贯彻实施;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推动质量协同发展;坚守质量安全底线,促进质量社会共治。

千家企业同时倡议企业界争先做到: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着力抓好质量管理;切实坚守质量诚信,扎实保障质量安全;注重夯实质量基础,着力推进质量发展。

千家企业还倡议全社会努力做到:共同筑牢质量诚信,助推中国质量发展;凝聚诚信质量共识,唱响中国质量精神;推进建设质量强国,共创中国质量辉煌。


质检协会副会长王群表示,我国质量工作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质量振兴到本世纪初的质量发展,及至当下的质量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凝聚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企业的勤劳奉献。质检协会组织广大企业对质量诚信进行倡议,就是要更加充分发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变革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王群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质量提升的重大政策措施,把质量发展摆在战略位置来抓,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全国“质量月”活动自1978年以来持续开展,相关政府部门统一部署,以企业为主力军,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促进全社会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我国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质量月”期间,市场监管总局等26个部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组织多项质量主题活动,旨在促进各行各业提质量、树质量、提振消费信心,促进质量社会共治。

据王群介绍,质检协会始于2003年就在全国“质量月”活动中组织开展质量诚信倡议,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质量社会共治。同时,对于传播先进质量理念,促进质量管理创新,督促企业坚持质量第一、抓好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质量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为助力扩大全国“质量月”活动在广大企业中的影响力作出不可或缺的积极贡献。

新华网(2).jpg

质检协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温德成教授表示,推进建设质量强国、共创中国质量辉煌,就是要满足全社会、全人类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福祉的追求和向往。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必须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供给侧的质量变革”“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重要部署,就是要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充分发挥质量在促进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持续提升质量治理能力,大力提升各行业质量水平,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温德成指出,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守诚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

温德成还表示,广大企业都要强化质量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增强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努力将诚实守信、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企业的行为准则,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把安全为先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把诚信守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把夯实基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条件,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落实质量安全保证的法律责任。

温德成还强调,广大企业都要履行诚信经营的社会责任,严格遵守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支持健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完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增强质量服务效能,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质量问题,使诚实守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和自觉追求,增强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力,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质检协会副会长单位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可可表示,质量是兴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关系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关键所在。广大企业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必须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注重质量和效益,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质量,培育质量职业精神,造就责任心强、有专业素养的职业队伍,为质量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黄可可强调,食品、药品、农产品的质量诚信和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产业发展、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提升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确保质量诚信。在生产经营中,广大企业都要秉持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推动建设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质量创造价值的发展导向,推动理念、目标、工具、方法等全方位变革,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企业经营、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图片

质检协会副秘书长李昭娴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着力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铸就质量强国。从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到发布《纲要》,“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等重要部署都表明,高质量已经成为体现国家意志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建设质量强国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李昭娴指出,质量体现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承载着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质检协会作为质量检验行业社团组织,必须要引领广大企业坚持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并在质量提升、创新发展、品牌建设、社会效益等方面去取得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


质检协会专家委员会牵头协调人杨晓东表示,“质量检验、客观公正,服务企业、引导消费”是质检协会具有“质检”比较优势的职能特点,助力优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品牌)赢得消费者更多的信任是质检协会作为第三方全国性质量专业组织的职能优势。质检协会在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中组织开展企业质量诚信倡议专题活动,就是要讲好质量故事,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质量检验创造的价值,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质量检验的获得感。

“质检协会组织广大企业在202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中发出倡议,就是要凝聚社会各界合力,共建共享质量诚信,最大程度凝聚起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蓬勃力量。”质检协会会长助理、会员协作发展部主任刘辉表示,质检协会成立于1992年,历经我国质量工作由质量振兴到质量发展直至当下的质量强国建设,见证着中国质量工作进入新时代,也必将为中国质量工作开启新篇章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网.jpg

质检协会会长助理、企业工作部主任王剑表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检验检测是衡量质量水平的砝码,质检协会向企业提供倡议公告证明和“全国质量检验稳定合格产品”调查汇总等免费增值服务,就是为了切实助力企业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而赢得消费者更多的信任,督促企业履行承诺,接受消费者的监督,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

据质检协会防伪溯源物流管理服务系统负责人王强介绍,质检协会通过向相关企业推广使用“全国质检稳定合格产品”专用标识等“质量诚信溯源验证”和“产品真假防伪鉴别”标识,协助企业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引导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追溯能力,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质检协会网络部主任、中国质量网执行总编刘丽表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社会良序的运转基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着力发挥企业在质量诚信中的主体作用,对于提振消费信心、引导质量消费意义重大。

刘丽指出,广大企业必须要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强和完善供应链、产业链质量管理,建立企业质量首负责任、缺陷产品召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以及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完善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利用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提升质量。企业必须要针对顾客的需求、法律法规的要求、环境因素和能源因素及危害因素与低碳绿色发展来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度,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诊断、质量提升等活动,推动质量数字化、信息化,严格把关质量检验检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履行质量担保责任等法定义务,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质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变革时代,必须发挥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强化质量责任意识,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当好市场公平竞争的先行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质量安全的守护者。”质检协会副秘书长张炯表示,“中国质量,民族力量。企业必须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快质量变革创新,并持续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切实坚守质量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质量获得感。”

新浪网(1).jpg

中检协联合(北京)质量检验研究中心主任张明表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生产和提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必须成为企业的根本追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把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名员工,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消费需求。

张明还说,我们不但要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的机制。我们还要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助力提振消费信心,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吃得安心。


王群还强调,质检协会作为我国质量检验行业唯一社团组织,“传递质量信任,引导质量消费”既是使命、也是责任,我们必须要大力宣传中国质量、传播中国质量故事、褒扬中国质量先进、宣传中国质量品牌,发挥防伪技术应用与质量诚信溯源等新技术新业态在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满足消费者有价值分享的消费需求,将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转化为企业及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大力弘扬先进质量文化,在全社会着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

“质量兴则国家兴,质量强则国家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经营主体、每一位普通公民,都能通过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去体悟质量并为提升质量做出努力和贡献。”质检协会秘书长于丽君指出,质量是发展之基、利民之举、强国之策,着力质量变革,抓好质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消费需求,推进质量社会共治,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于丽君表示,质检协会的工作始终围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纲要》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大力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深入推进全民质量行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崇尚质量、追求卓越成为共同的价值导向,以高质量铸就高品质生活、助推高质量发展,必将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坚实的质量支撑。(记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佟明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声明 ‖
本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没有任何商业目的,谨供本协会会员和读者学习研究参考使用;本文所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本协会进行联系,本协会将及时作出删除处理。


(邮箱:315@chinatt315.org.cn)

内容来源:中国质量检验协会

本期编辑:

王   强(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防伪溯源物流管理服务部主任)

本期采编:

刘   丽(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官方网站中国质量网执行总编)

刘   辉(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会长助理兼会员协作发展部主任)

本期选题:

王   剑(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会长助理兼企业工作部主任)

杨晓东(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专家委员会负责人)

本期副主编:

李昭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副秘书长)

本期主编:

王   群(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副会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